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返回书页 | 我的书架 | 手机阅读

龙腾小说吧 -> 其他类型 -> 崇祯:重征天下

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人民造历史

上一页        返回目录        下一页

    74_74481“人民,只有人民,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。请记住邮箱:ltxsba@gmail.com 无法打开网站可发任意内容找回最新地址”

    经过几年的穿越之旅后,朱由检对老人家这句名言越发佩服得五体投地。面对着种种天灾人祸,难道就一定会亡国灭种么?朱由检和他的拥戴者们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了回答。而开封城内正在发生的一切,让这条真理再度得到了验证。

    朱由检给阎尔梅的那本小册子,记载着多次赈灾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。包括人员如何组织、秩序如何维护、如何确保公平、如何善用物资等等,在行政、治安、卫生、医疗等多个方面可谓面面俱到。这当然不可能是朱由检一个人总结出来的,而是过去参加赈灾的所有人员集体智慧和汗水的结晶。有了这本小册子,阎尔梅如虎添翼,即使全是新手,赈灾工作也组织得井井有条。

    而且这次赈灾仍然坚持了以工代赈的原则。经过清点,全城民户现有百姓五万多人,其中六十岁以上的老人、十二岁以下的儿童和残疾、重伤者合计约有一万五千人,这些人不需要出工,可以获得无偿赈济。

    而剩下的将近四万人,不论是男是女,年长还是年少,以及身份高下尊卑,只要来粥厂吃粥,就必须做工挣工分。一个工分可以吃一顿饭,做得多工分可以积累,可以转赠他人,还可以兑换现银。

    对开封府的普通百姓来说,他们之前在城中各有生计,但是全被战争毁了。地址发布页邮箱: ltxsba@gmail.com虽然大部分家庭在城外有农田,但庄稼要到明年夏初才收,远水不解近渴,更何况今年又是寒冬,恐怕也收不了多少粮食。在这种情况下,官府给他们提供工作,等于是救了他们的命,因此人人感恩戴德,根据自身条件踊跃报名参工。

    朱由检的计划也堪称野心勃勃,他打算充分利用开封地处中原、交通便利的优势,把开封府打造成一座门类齐全的新兴工业城市。

    首先,这里要有一支专业化的建筑队伍,至少需要几千壮劳力。有了他们,才能铺路架桥、兴修水利、整顿城防,以及兴建工厂和民宅。

    第二,开封要设立砖厂、煤厂、炼铁厂、纺织厂,还要有军工厂。为了让这些工厂迅速开办起来,朱由检已经从京师和秦王庄紧急抽调技术骨干,现在正在赶往开封的路上。尤其是军工厂,要以最高的优先级办起来,这样官军就可以就地补充弹药,降低从京师长途转运的工作量。

    第三,朱由检还有一个远期计划,那就是治理黄河,重新开凿江南到河南的大运河。因为黄河水患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,这些年连年旱灾,正是治理黄河的好时机。

    至于大运河,意义就更不用多说了。现在虽然已经有了京杭大运河,但是隋唐大运河却早已淤废。早晚有一天,当辽东问题不再是帝国的最大威胁,朱由检还得把目光投向西方,解决蒙古、西域和西藏问题。而这些地方路途遥远,若想稳固地控制这片辽阔的疆土,就得首先解决补给问题。所以不仅要有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,还要有横贯东西的大运河。治黄开河,需要的人力就更多了,就是二十个开封府的人力也不够用,因此老百姓是绝对不用担心无工可做的。

    在开封府的组织下,全城百姓很快就投入到了热火朝天的劳动中。男人们与大明军的官兵并肩劳作,抢先修复毁坏的城墙,以及城内一些损毁不太严重的住宅;妇女们做饭、洗衣服、照看老人孩子,做的虽然还是和以前一样的家务劳动,但现在是全部组织起来了,效率也大为提高。

    但也并不是所有人对开封府的安排感到满意。情绪最大的就是那些过去的大户、富商、胥吏,以及一部分读书人。他们觉得干这些体力活简直太丢人了,用他们的话说,这些都是贩夫走卒泥腿子才干的活,而他们要么曾经家财万贯,要么自觉高人一等,怎么能自轻自贱,与普通百姓为伍?

    但是正所谓“人在屋檐下,不得不低头”。有些富户确实在家里藏了不少银子,但是现在全城无粮,买卖还没有恢复,就是再有钱也买不到一粒米,要想吃饭就只有以工代赈一途。对那些读书人来说,“书中自有千钟粟”平时说说还行,真饿个一两天,眼睛都蓝了,恨不得把书都吃了,哪还能有那么多讲究?

    因此这些人也只好不情不愿地参加了“以工代赈”。但是这些人平时养尊处优惯了,是典型的四体不勤、五谷不分,体力活根本做不来。别人干一个多时辰,一个工分就挣出来了,他们就是干一整天,连一半定额都完不成,还磨得满手血泡,叫苦连天。

    后来阎尔梅还算是照顾他们,把他们工作的定额减半,又特意给了他们一些文案、管理方面的工作。当时招募胥吏的时候,这些人赌气谁也不来;现在可好,都抢着做书吏,因为这个好歹不用卖苦力,再不做连饭都吃不上了。

    三天之后,开封城内的秩序已经基本稳定下来。百姓们各司其职,虽然正常的商业贸易还没有恢复,但有饭吃、有官军提供的临时帐篷住,总算生活又有了盼头。

    而第四天清晨,开封府衙门外贴出的一则告示,再次引发全城沸腾。

    告示的大致内容是:开封百废待兴,众多胥吏为衙门义务服务,虽然令人感动,但非长久之策。经知府向河南巡抚请示,巡抚大人特批如下:

    一,在开封府新设大量官职,官品一律为未入流,由朝廷支付薪水,并纳入官员考核。换句话说,就是有升迁的机会。只要识字,就可以申请参加考试,竞选官职。

    二,除新设官职外,还将一部分吏员职位变更为“雇员”。雇员不属于官员,不能升迁,但是同样由朝廷支付薪水。雇员的竞聘条件更为放宽,只要是男性,年龄在十五岁以上、六十岁以下,身体健康,皆可参选。

    不到半个时辰,知府衙门外就挤满了前来竞聘的和看热闹的人群,甚至连粥厂都没人去了!。

    你正在阅读,如有错误,请及时联系我们纠正!
没看完?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,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,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